非金屬膨脹節蒙皮的起源可追溯**20世紀中期。隨著工業發展,尤其是電力、冶金等行業高溫煙風道系統對熱位移補償和密封的需求日益增長,傳統的金屬膨脹節難以滿足耐高溫、耐腐蝕、吸收復雜位移的要求。早期嘗試使用普通橡膠或簡單纖維布,但性能有限。
其重大發展始于高性能合成纖維的出現(如玻璃纖維、陶瓷纖維)。20世紀60-70年代,多層復合織物結構成為突破。核心是采用耐高溫纖維(如玻纖、玄武巖纖維、芳綸)編織成基布,再覆以功能性涂層(如硅橡膠、氟橡膠、聚四氟乙烯PTFE)。這種結構賦予蒙皮優異的耐高溫(可達1300℃+)、耐腐蝕、柔韌性及密封性。
現代蒙皮更是通過優化纖維組合、涂層配方、層壓工藝(如增加不銹鋼絲網增強),不斷提升其耐磨、抗疲勞、耐壓及使用壽命,成為高溫、腐蝕性煙氣管道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柔性元件。
電話咨詢